按照学校保密资格复审工作有关安排,同时落实教育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意见》、《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互联网安全保护技术措施规定》等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校园网络信息安全保护工作,规范上网行为,在学生公寓区域和教工家属区域实名认证上网的基础上,学校定于2015年1月6日起实行校园办公网实名认证上网,并逐步对具备条件的办公区域、教学实验区域开展实名认证工作。
办公网实名认证范围包含办公区域、教学实验区域所有接入校园网的计算机。相关区域实名认证工作完成后,办公网用户申请接入校园网不再需要申请IP地址,改为注册上网账号,且用户注册的上网账号可用于校园无线网认证登录。教工的上网账号为工号,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后8位。首次登录后,请您登录校园网自助服务平台及时进行密码修改并完善个人信息。
实名认证上网采用操作系统自带的网络连接认证方式,输入本人账号及密码,认证通过后即可使用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应自觉遵守国家及学校有关规定,保管好账号及密码,防止账号被他人盗用。
具体操作请参见以下使用说明,或拨打用户服务电话82519114咨询。
校园网自助服务平台
办公网上网账号说明
《校园办公网实名认证上网连接方法》
《办公网上网连接方法--Windows 7》
《办公网上网连接方法--Windows 8》
《办公网上网连接方法--Windows XP》
《办公网上网连接方法--Mac》
《无线网测试使用方法》
校园网实名 你准备好了吗?
微博实名制、火车票实名制、手机实名制、网游实名制……在“实名制”大行其道的今天,无论是虚拟空间还是现实世界,天上地下、网上网下,“实名制”与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
2014年9月,学校就启动了校园网实名认证工作,现已完成对学生公寓区域和教工家属区域的实名认证上网工作。2015年1月正式启动了校园办公网实名认证工作,并逐步对具备条件的办公区域、教学实验区域实施认证,实名制将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
实名制:上不上网,“流量”都在那里
“无法发送或接收邮件”、“网速太慢几乎打不开网页”、“上一次Q断几次线”,在上网高峰时段,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学校师生。是不是我们的网速真的这么“不给力”呢?学校信息化处负责人告诉记者:“校园网拥有4个运营商的互联网接入,共8个出口。其中,IPv4网络出口7个,IPv6网络出口1个,IPv4出口总带宽6G,IPv6出口总带宽1G,完全可以满足学校师生的教学、科研、高校管理和适度休闲娱乐需求。”
校园网上活跃着一批“在线达人”、“下载达人”,进行视频播放、电影下载等需要占用大量宽带的网上活动。“校园网是公共资源,经不起个人的过度消耗。”大家感觉网速慢并不是出口带宽太小,而是用户上网流量分布极不均衡。换句话说,先上网的人占用了过多的流量,后上网的人就没得用,从而造成了“少数人撑着,多数人饿着”的现象。
今年暑期,学校对校园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将传统的三层组网方式改造为先进的大二层结构,实名认证上网后,每个账户都有专属通道,从根本上解决了校园网因他人多占带宽而影响网速的问题。实名认证是对随意“垂钓”公共网络资源的行为进行合理管控的一种有效手段。
校园网实名制可以为每个用户上网开辟一条“绿色通道”,通过专属通道获得属于自己而无法被他人占用的流量。无论上不上网 “流量”都在那里,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网络“塞车”现象,还能规范用户的上网行为,自觉做到文明上网、合理上网、错峰上网,营造一个健康、通畅的校园网络使用环境。
实名制:泄露个人隐私or保护网络安全
实名认证之后,是不是浏览了什么网页、QQ聊了什么内容、网上支付的账号和密码等个人隐私就会被泄露出去?这是很多校园网用户心中的疑虑。
其实,校园网用户以个人帐号通过身份认证后使用网络,只记录登录和退出时间、账号名、互联网地址或域名信息,以及用户的互联网网络地址和内部网络地址的对应关系等,只供公安机关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部门在需要时进行追查,一些涉及到账号信息、密码、聊天记录等内容不会被记录和保存,校园网用户完全不必有泄露隐私的担忧。
相反的,通过实名认证审核上网用户的合法性,能够有效防止网络账号被盗用。“如果校园内上网完全处于自由进出状态,大量上网用户身份无法鉴别,公众上网场所的上网行为基本不受管理和限制,将会给校园网用户的网络使用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学校信息化处负责人认为,要解决用户上网身份认证、上网日志保存和查询的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实行实名制身份认证,对校园网进行集中管控。
实名制认证是保证校园网用户网络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学校信息安全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防止恶意用户对校园网的盗用和滥用并不仅仅只是网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责任,也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每天上网前,多花几秒钟时间进行身份认证就可以换来更多的网络安全保障,何乐而不为?
实名制:走出网络管理“孤岛”
写论文查数据库、听课要听精品“公开课”、要报账去财务系统、有疑难问“度娘”,吃美食查“大众点评”,要舌战去“人人”,买书找“当当”……网络已成为广大师生校园生活的必需品,对校园网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对校园网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一直以来,信息化处每天都会接到很多报修或投诉电话,工作人员很忙碌,网络管理更多地依赖于网管人员的现场工程经验,需要更好地运用有利工具和标准流程来为工作人员减负。旧有的网络管理方式是典型的“救火模式”,即哪里出现问题就到哪里解决,而实名制的作用则是以“威慑模式”去避免网络犯罪或资源滥用,可以在消耗相对较少资源的情况下,收到较好的管理效果。
学校规定:一个账号只能对应一台计算机,如果用户有多台计算机则需开设多个帐号,实验室、机房等拥有多台计算机的公共场所,需由负责人开设多个子帐号,并认真做好网络备案;用户要妥善保管好实名制帐号,不得转用,每个实名制帐号上网时发生的一切网络行为,由帐号所有人负责。借助实名制的管理手段可以对学校一些存在管理盲区的公共上网区进行有效管理。
学校通过实名制加强对校园网络、用户、IP地址的管理,实现对校园网精细化的管理和控制,从技术上采取必要的手段对网络进行合理的优化和配置,对出口流量进行统计和控制,从而保证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全面推进校园网实名制的初期,广大师生可能会感到实名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网络使用自由。其实,有秩序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只有维护好正常的使用秩序才是网络管理的“王道”。
未来,学校每一位师生都将拥有专属的网络账号,在一个有序、健康、安全、可控的网络环境中,畅享信息化校园的方便、快捷。网络实名,你准备好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