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学校教育收费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试运行,通过对欠费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统计并实施有效的管理控制,开学第一周总体缴费率达90.96%,经过1年的建设,平台功能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2014年,开学第一周总体缴费率已达97.86%。
“数据更新不及时、信息共享程度低、流程不规范等都使学费收缴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学校自主开发的教育收费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很好地实现了学生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学校信息化处负责人认为,平台创新收费模式,简化工作流程,变“要我缴”为“我要缴”,使学校的教育收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高效。
学生专业的调配、学籍的变化、学费的减免、住宿的变动及申请入学贷款等都与教育收费息息相关,这些信息一旦发生了变动,学生的收费项目和额度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收费工作不仅仅只关系到财务处一个部门,还涉及到招就处、学工处、后勤、教务处、研究生院及各院系等多个部门,教育收费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为各部门的协同与配合提供了媒介。
平台功能——四大模块实现“人性化”缴费
平台的学生应用模块、院系应用模块、管理部门应用模块、平台应用模块系统整合了全校的教务数据、研究生数据、后勤数据、招生数据、财务数据等信息,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实现了信息共享。
——学生应用模块
学生可通过该模块中的“学生基本信息”、“申请学费缓缴”、“申请学费减免”、“申请学费贷款”4个子模块,及时查看到个人一卡通报到、交学费寝费、学籍异动及学籍注册等相关情况,也能实时掌握个人申请的学费缓缴、减免及贷款的审批情况。这一模块在及时准确地传递了缴费信息的同时,也“人性化”地考虑到了经济困难同学的负担,很好地提升了学校教育收费工作的服务内涵。
——院系应用模块
在院系应用模块中,各个院系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学生注册信息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查询”、“学生缴费信息查询”对学生进行信息查询。通过“一卡通”拍卡信息、学生报到信息、缓缴信息、减免信息、贷款信息、国防生信息、体优生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学费信息、住寝信息等相关信息的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改变传统学校催缴费工作模式,实现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与信息共享,方便财务部门、学生部门、教务部门、研究生院、各院系等部门了解学生欠费情况,方便领导对全校催缴费工作进行全面监管和掌控。
——管理部门应用模块
该模块包含的“学生信息管理”、“学生注册信息查询”、“学生缴费信息查询”等内容能够帮助部门理人员对所有相关学生信息进行数据维护与管理,并对所有已注册的学生根据设定条件进行信息查询,了解缴费信息、减免信息、贷款信息、缓缴信息、住寝信息、学籍异动信息动态等。
——平台应用模块
在平台应用模块中,学校信息化处的工作人员通过“部门管理”、“角色编辑”、“用户管理”、“数据管理”等功能完成对各部门及各类数据的管理与维护,并实现关键业务信息的历史存档与备份。
平台亮点——两大优势助推高效缴费
教育收费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校园E缴费,其自身的两大优势推动了使学校的教育收费工作更加规范、有序、高效。
平台的优势之一在于提升了学校教育收费工作的管理水平,可以根据学生缴费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制约,从而促进收费工作高效运转;信息数据的共享性是平台的另一优势,数据共享可以使参与学生缴费工作的各部门实时、准确、全面获取学生与缴费相关的基本信息,对工作起到辅助决策的积极作用。
教育收费信息化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了学校催缴费工作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减轻了学生未按期足额缴费的状况,消除了催缴费各个环节的人工操作,实现缴费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快速同步。平台运行1年来,在有效提升教育收费管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缴费的主动性,使恼人的收费工作变得容易了。

|